一、計畫名稱:板橋市新海人工濕地(二期)分區解說牌設計施工案
二、計畫性質:工程類
三、計畫類型:自然生態型
四、計畫位置及範圍:
1.計畫位置
位於台北縣新海橋右岸的二期人工溼地,設計以溼地內的週邊環境為範圍,新海橋下的人工溼地(二期)右接板橋市環河路及板橋市中正里左臨新海橋、大漢溪,位置圖如下:
2.圖面上需標示計畫範圍(以虛線或透明色塊標示)。
3.面積大小(單位:平方公尺)。
新海人工溼地(二期)面積:總面積4.93公頃,入口沉澱區0.04公頃,第
一密植區1.02公頃,開放水域區0.62公頃,第二密植區0.98公頃,生態池
為0.75公頃,其餘步道、溼地護岸等用地等面積為1.52公頃。
五、執行期程:
1.規劃設計訂約日期:3月31日
2.工程發包訂約日期:5月25日
3.完工日期:6月12日
六、計畫經費:10萬元整
七、計畫內容與目標:
1.在新增解說牌旁邊加註警告標語,提醒民眾人工溼地的水質安全,在讓民眾瞭解人工溼地淨化功能的同時在旁邊增加警告標語,增加民眾的人工溼地環境正確觀念。
2.新增分區解說牌
由於新海人工濕地(二期)面積高達4.93公頃,全區面積廣大,加上每個單元處理的溼地不是只有一個池子,民眾進入裡面容易混淆,因此增設分區導覽牌,為避免過多告示牌在本區只增加兩個,新增導覽牌根據原來各淨化單元生態營造設計原則,和濕地單元處理內的農作物為主,讓民眾有所互動瞭解溼地生態和裡面種植的農作主要是做為處理污水用途,因此選擇在第一密植區設置農作物解說牌和生態池兩區增加。
3推動環境教育解說人員提升民眾對自然環境的尊重
由於人工溼地在河堤外圍和旁邊的社區居民互動不高,本案希望先藉由社區規劃師帶領附近社區民眾認識人工溼地,讓當地居民或是學校、民間團體對環境的認識,建立義工並推動當地居民主動參與,提供附近居民認識人工溼地,藉由社區力量實質改善環境,並提供居民互動的空間並尊重自然生態及河岸空間,增加環境教育解說與維護管理。
八、後續管理維護:
1.管理地點:台北縣板橋市新海橋下新海人工溼地(二期)。
2.管理單位:台北縣環保局
3.管理事項:定期請當地維護新海人工溼地(二期)管理人員一併維護之。
施作前照片:
|
設置重點:
1.生態池介紹:生態池內的水質最乾淨,提供民眾可以在溼地看到更多不同生物的機會
2.淨化污水農作物介紹:讓民眾認識一般在食用的農作物處理汙水的效能
施作後照片:
1.分區解說牌內容
2.分區解說牌完工
現況照片:
1.原有分區解說牌
規劃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