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蓋瑞
個人資料:
姓名:法蘭克·歐恩·蓋瑞
出生: 1929年2月28日 (1929-02-28) (80歲)
法蘭克·歐恩·蓋瑞,CC(英文:Frank Owen Gehry,1929年2月28日-),原名埃弗拉伊姆·歐恩·戈德堡,是曾獲普利茲克獎的美國知名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建築師,生於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個猶太家庭,後移民至美國加州,現今長駐於洛杉磯。
他的建築,包括他的私人住宅,已成了各地的觀光勝地。許多博物館、公司行號與城市將蓋瑞的建築作為高尚的象徵,甚於他交出的成品。
蓋瑞著名的作品包括鈦金屬打造的西班牙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洛杉磯鬧區的迪士尼音樂廳,西雅圖的體驗音樂館,明尼亞波里斯的魏斯曼藝術博物館,捷克共和國的跳舞的房子,以及德國黑爾福德的MARTa博物館。
而他於加州聖莫尼卡的私人住宅,即他建築生涯的起點,則讓蓋瑞脫離了「紙上建築」的狀態--許多知名建築師都曾經歷、在接到他們的首張大型訂單前,幾乎只進行紙上作業的青澀階段。
生平:
法蘭克·歐恩·蓋瑞生於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的一個波蘭猶太家庭[1][2]。蓋瑞從小便創意十足,常受祖母卡普蘭的鼓勵,他並與祖母一起以木片建造小城鎮[3]。他後來對波狀鋼皮、金屬絲網等媒材的使用,則有一定程度上受祖父五金店的靈感啟發。蓋瑞常在那裡度過星期六的上午,有時畫一些爸媽帶他到藝術世界的圖畫。「那就是創造力的基因,」蓋瑞說道。「但是我父親認為我不切實際,我不會完成任何事。是我的母親,她知道我只是壓抑自己去做事情。她會逼使我去做。」[4]
1947年,蓋瑞遷居至加利福尼亞州,找了一個開貨運的工作,並於洛杉磯城市學院就讀,最終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的建築學院。在1954年畢業於南加大後,他遠離了建築領域、從事了其他工作一陣子,包括在美國陸軍單位服務。蓋瑞到哈佛大學設計研究所修了一年的城市規劃,便於課程結束前離校。1952年,蓋瑞以舊名法蘭克·戈德堡,與阿妮塔·斯奈德結婚。據蓋瑞宣稱,阿妮塔勸他改名為法蘭克·蓋瑞,而他照做了。兩人於1966年離婚。1975年,蓋瑞與波兒塔·伊莎貝拉·阿奎萊拉結婚,其亦是他現任妻子。他的第一段婚姻有兩個女兒,第二段則有了兩個兒子。
成長於加拿大,蓋瑞是曲棍球的超級粉絲。他在他的FOG公司(採蓋瑞名字的三個字首)創辦了一個曲棍球聯盟,但他現已不再與他們打球。2004年,他為世界盃曲棍球大賽設計了獎品。他會見了心理分析學家米爾頓·魏克斯勒,並同意魏克斯勒替他的壓力問題給予意見。蓋瑞擁有美國與加拿大的雙重國籍。他住在加州聖莫尼卡,並逐漸脫離洛杉磯。
建築作品:
實習: 蓋瑞合夥公司,LLP
代表建築: 古根漢美術館、迪士尼音樂廳、蓋瑞住宅、魏斯曼藝術博物館、
榮譽與獎項: AIA金獎 國家藝術勳章 加拿大勳章 普利茲克獎
已完成:
年分 |
作品 |
地點 |
備註 |
1971– |
羅納德·戴維斯工作室/住宅 |
||
1972 |
Easy Edges 傢具系列 |
– |
瓦楞紙板設計的桌椅 |
1974 |
展覽中心 |
||
莫里維德·波絲特大亭 |
|||
勞斯公司總部 |
|||
1977 |
豎琴師的家 |
||
1978 |
蓋瑞住宅 |
||
1978– |
羅耀拉法學院 |
多棟建築[1] |
|
1980 |
聖莫尼卡購物廣場 |
||
1982– |
加州科工博物館航空與太空展覽建設 |
||
1984 |
艾奇瑪零售集團 |
||
1985 |
弗朗西絲·霍華德·溫好萊塢區域圖書館 |
||
1985– |
奇特/戴大廈 |
||
1989 |
維特拉設計博物館 |
||
維特拉經營場地 |
|||
1993 |
魏斯曼藝術博物館 |
||
1987– |
愛荷華高科技研究所 |
||
1992 |
迪士尼購物村 |
||
1993 |
視覺藝術中心 |
||
1994 |
美國中心 (現法國電影院) |
||
1994 |
席得朗·戈爾茨坦 |
162棟公共俱樂部建築 |
|
1995 |
能源論壇的革新 |
||
1995 |
跳舞的房子 |
||
1995 |
|||
1995 |
迪士尼安那翰總部 |
||
1997 |
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 |
||
1999 |
新佐爾霍夫 |
||
2000 |
康得納斯自助餐館 |
||
1999 |
辛辛那提大學學術健康中心 |
||
2000 |
DZ銀行大樓 |
||
2000 |
體驗音樂館 |
||
2001 |
蓋瑞塔 |
||
2001 |
三宅一生旗艦店 |
||
2002 |
彼得·B·路易斯大樓 |
||
2003 |
理查·B·費雪表演藝術中心 |
||
2003 |
瑪姬的鄧迪 |
||
2003 |
迪士尼音樂廳 |
||
2004 |
雷與瑪利亞史塔特科技中心 |
||
2004 |
普利茲克音樂廳 |
||
2005 |
瑪塔 |
||
2005 |
互動公司西岸總部 |
||
2006 |
所有權現屬布萊恩·川梭所有的房子 |
||
2006 |
里斯卡爾侯爵酒店 |
||
2007 |
瑪麗莎演出舞台 |
||
2007 |
魏德海管理學院 |
||
2008 |
安大略美術館的革新 |
||
2008 |
彼得·B·路易斯圖書館 |
獎項:
1989年:普利茲克獎
1992年:沃爾夫藝術獎建築項目,沃爾夫基金會
1992年: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建築獎,日本藝術協會
1994年:桃樂西與莉蓮·吉許獎
1998年:國家藝術勳章
1998年:弗里德里希·基斯勒獎
1999年:美國建築師學會金獎 (AIA)
2000年: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獎 (RIBA)
2002年:建築學金獎,美國藝術暨文學學會
2002年:加拿大勳章
榮譽博士學位:
視覺藝術:加州藝術學院 —美國加州瓦倫西亞—1987
藝術:羅德島設計學院 —美國羅德島普洛維斯頓—1987
工程學:新斯科細亞科技大學 —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1989
藝術:奧蒂斯藝術學院 —美國加州洛杉磯—1989
人文科學: 西方學院 —美國加州洛杉磯—1993
建築學:南加州建築學院 —美國加州洛杉磯—1997
法學: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安大略多倫多—1998
愛丁堡大學 —英國蘇格蘭愛丁堡—2000
南加州大學 —美國加州洛杉磯—2000
耶魯大學 —美國康乃狄格州紐哈芬—2000
哈佛大學 —美國麻州劍橋—2000
紐約城市學院 —美國紐約州紐約—2002
芝加哥藝術學會學院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2004
參考資料:
- ^ Lindsay M. Mielecki.Frank Gehry.
- ^ Peter S. Green.Jewish Museum in Poland: More Than a Memorial.
- ^ Karen Templer.Frank Gehry,Salon,1999年12月5日.於2007年8月25日查閱.
- ^ Richard Lacayo,2008年11月17日。
- ^ Nicolai Ouroussoff.Gehry』s New York Debut: Subdued Tower of Light,New York Times,2007年3月22日.於2007年8月25日查閱.
- ^ Under Construction: Gehry & Partners IAC/InterActiveCorp Headquarters.Arcspace.於2007年8月25日查閱.
- ^ Variety.com.Mariza and Frank Gehry Open A Tavern In Disney Concert Hall,The Set List,2007年10月24日.於2008年4月20日查閱.
外部連結: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5%BC%97%E5%85%B0%E5%85%8B%C2%B7%E7%9B%96%E9%87%8C"
案例一:
蓋瑞塔
蓋瑞塔(Gehry Tower)位於德國漢諾威,是該市著名的建築,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法蘭克·蓋瑞設計,是一棟九層樓高的建築,屬於漢諾威交通服務處,蓋瑞同時也在此案中,替漢諾威市設計了一個巴士站。
蓋瑞塔由鋼筋混凝土製成,外觀為不銹鋼面,造型相當具有特色,簡單描述就像是一棟順時針方向稍微旋轉的高長形物體,沒有凸出的陽台,也沒有尖頂,和破碎的塊體與曲面,比起法蘭克蓋瑞的其他知名建築,其外觀可說相對的保守一點;但若比起蓋瑞塔附近的傳統建築,依然是相當獨特的。
對法蘭克蓋瑞的建築事務所來說,這個建案也是他們結合自由曲線造型和電腦輔助軟體的第一個案例。也就是先做出一個1:100的建築模型,再用電腦設備掃瞄其外觀,輸入CAD軟體讓電腦計算在正確尺寸下的各種條件,設計師也可利用電腦加入管線、樓層等元件,或變化其大小和造型細節;進而建造實體的建築。
蓋瑞塔在1999年開始建造,花費約850萬馬克,在2001年6月28日落成啟用。詳細地址為Steintor, Goethestraße 13a, Hanover Germany。
外部連結:
Gehry Tower listing and images at structurae.net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8%93%8B%E7%91%9E%E5%A1%94"
案例二:
跳舞的房子
跳舞的房子(捷克文:Tančící dům),是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大樓的綽號,位於捷克共和國布拉格鬧區。由加拿大知名前衛建築師法蘭克·蓋瑞,與生於南斯拉夫的克羅埃西亞籍捷克建築師弗拉多·米盧尼克,於一個空的商宅河濱基地一同合作所設計的。此地原先的建築物毀於二次大戰轟炸布拉格,被美軍誤認為德國德勒斯登。跳舞的房子於1992年設計,並於1996年完建。
這項非常不合傳統的設計在當時備受爭議。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其居住於此址隔壁十年之久,公開支持這項設計,希望此建築能成為文化活動的中心。
跳舞的房子又名「弗萊德與琴吉的房子」,取名自弗雷德·阿斯泰爾與琴吉·羅傑斯,暗喻一對舞者。跳舞樓脫穎於新巴洛克、新哥德與新藝術運動的建築之間,是布拉格十分馳名並具代表性的建築。跳舞樓另有「酒醉的房子」的別稱。
跳舞的房子的頂樓是家法式餐廳,可將布拉格的美景盡收眼簾。其它的承租者包括數家跨國公司。文化中心的計畫可說是並未實現。
建築物資料
別名: 弗萊德與琴吉的房子、酒醉的房子
建築類型: 商業辦公大樓
現今租賃者: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
建築:
動工日期: 1992年
竣工日期: 1996年
設計團隊:
參考資料:
^ NATIONALE-NEDERLANDEN BUILDING Frank O. Gehry, The Architect's Studio. Digital catalog of the Henry Art Gallery at arcspace
外部連結:
http://www.arcspace.com/gehry_new/index.html?main=/gehry_new/prague/prag.htm
案例三:
l 迪士尼音樂廳跳過字詞轉換說明
華特·迪士尼音樂廳(Walt Disney Concert Hall)位於美國加州洛杉磯,是洛城音樂中心的第四座建物,由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法蘭克·蓋瑞設計,主廳可容納2265席,還有266個座位的羅伊迪士尼劇院以及百餘座位的小劇場。迪士尼音樂廳是洛城交響樂團與合唱團的團本部。其獨特的外觀,使其成為洛杉磯市中心南方大道上的重要地標。
迪士尼音樂廳落成於2003年10月23日,造型具有解構主義建築的重要特徵,以及強烈的蓋瑞金屬片狀屋頂風格。落成後,如同畢爾包古根漢博物館般,引起不少是否破壞市容的紛議,且建築學界亦執疑其內部空間是否提供音樂廳良好的聲學效果與設計。但在幾場音樂演出之後,與洛城音樂中心另一棟重要音樂廳,桃樂絲錢德勒大廳(en)相比,該音樂廳良好的音響效果是廣受讚譽的。
l 建造:
14/07/2001
此音樂廳的提案來自於華特·迪士尼的遺孀莉莉安,她宣布捐出5千萬美金建造一座以華特·迪士尼為名的音樂廳,並要具有最佳的音響效果,以及一個莉莉安喜歡的花園。法蘭克蓋瑞在1991年完成了設計圖後,獲得莉莉安的青睞,建造工程於1992年展開。
然而工程前期,在興建音樂廳地下停車場部份就大幅超出預算,停車場在1996年建好時,已花費9千萬到1億1千萬美金,導致洛城縣議會須賣掉政府債券來彌補不足,工程進度的調配與其預算用料的拿捏,都引起不少爭議,地上建物也遲遲無法開工,幸而前洛城市長理察·雷登(en)與加州慈善家艾里·博洛特(en)展開募款活動,地上建物才能在1999年的12月開工建造。
2003年此音樂廳落成時,包括地下停車場,造價已累計到2億7千4百萬美金,其中由迪士尼家族捐款有8仟450萬美金,迪士尼公司捐款2仟5百萬美金。相較於洛城音樂中心的其他三棟建物(於1960年代建造,造價約3千5百萬美金),迪士尼音樂廳可說是洛城有史以來最昂貴的音樂廳建物。
l 反光問題:
迪士尼音樂廳落成後,由於片狀屋頂的反射光引起周邊居民困擾,還產生了一些修正的額外費用。這些凹凸的拋光不鏽鋼板,如同大面的鏡子般,在日照強烈時,會反射炙熱的陽光到周邊的公寓裡,以至這些居民的空調費用爆增,且被反射到的街上,行人經過也都受不了突如其來的高熱,經測量後,路邊溫度可達60℃的高溫。
該音樂廳的售票員也表示,曾多次看到對面街上有施工用警告三角椎,受不了高熱而融化,亦發現有垃圾桶產生自燃現象。諸多的抱怨使得音樂廳不得不再花一筆錢,透過電腦分析,將容易折射光線到人們活動區域的幾片屋頂,使用噴砂的方式將其亮度減低,以避免同樣的問題再次發生。
l 管風琴:
此音樂廳的設計是連管風琴一起的,2003年落成之後,依據此廳而訂做的管風琴,在2004年完成,並於2004年7月的全美管風琴師大會上試奏。第一次演出,則是2004年的9月30日,搭配知名聲樂家法蘭德瑞克·史旺的獨唱演出。至於公演則是2天後與洛城交響樂團同台演出,並以著名的管風琴家陶德·威爾森(en)為演出者。
由蓋瑞所畫的管風琴圖,有6125支音管組成,由於音管不如一般管風琴整齊排列,而是如同草叢般自由歪斜,一開始受到不少爭議,一些人認為與薯條包裝太過相似,有太多的管子集中在中央,並造成了許多不平衡的視覺角度(圖片),此管風琴的建造商為德國Caspar Glatter-G5otz,根據建造手冊來看,這座特別的管風琴,內建有電子式與機械式的控制台,演奏者透過踏板與鍵盤可以控制風管伸縮,讓不同管子的音色有所變化,蓋瑞綜合使用「浪漫式」的管風琴系統,與德國北部巴洛克的管風琴系統,在音栓上的變化更多,但操縱起來也相對複雜,彈奏台上甚至有一個閉路式電視螢幕。更特別的是,彈奏台不像一般音樂廳的管風琴無法移動,迪士尼音樂廳的管風琴,猶如大型的平台演奏鋼琴一般,可在舞台上移動。且演奏台也較低。
l 流行文化:
迪士尼音樂廳曾在美國知名卡通辛普森家庭的第16季中出現過,建築師蓋瑞親自演出並配音,卡通中音樂廳後來被片中角色「燃燒先生」變成了一座監獄。
l 參考資料:
- 主要來自英文維基
- 王受之 《關於傑里──洛杉磯的迪士尼音樂廳》藝術新聞
- 洛杉磯學訊49期《洛杉磯新地標迪士尼音樂廳落成》Nov.4, 2003
l 外部連結:
- 洛城音樂中心官方網站
- 迪士尼音樂廳 – 來自洛城交響樂團的網站
- 洛杉磯時報的報導
- arcspace.com上的文章與圖片